所羅門的偽證-真實的正義

日期 2015-12-02 03:03:56 |作者 吳蓓嵐

 

<<警告,裡面有雷!>>

  這是一部由宮部美幸2013年的小說作品《所羅門的偽證》所改編翻拍的同名電影,並於「台灣金馬奇幻影展」跨夜場完整播映。原著小說《所羅門的偽證》共有3部(事件、決心、法庭),每部又各自分成上下集,這套小說是作者宮部美幸耗時15年構思並在雜誌上連載9年、共180萬字的長篇巨著。電影則是分成上、下兩集,總片長超過四個小時,而且十分精彩。

  我先看了電影,才回頭去看小說,由電影鋪陳、導演運鏡手法,可看出原著對人物描寫的細膩,宮部美幸原本對角色刻劃及內心情感描述就十分擅長,小說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來細細刻畫每個人物的心境轉折。在電影有限的時間中,仍努力保留住原著的風味,美中不足的是,無法跳脫日本電影的傳統框架,太多情緒化而不自然的反應(吶喊、莫名的大聲吼叫...),以及過於完美的Happy Ending,不夠寫實,但仍能牽引觀眾的心。

  片中探討了許多議題,如:校園霸凌、家庭暴力、青少年的同儕壓力等等,電影礙於時間無法一一探討,只用幾個畫面帶過,留給觀眾自行思考。

 

當一個純粹的好人,真難。

  女主角涼子是班長,也是刑警之女,充滿正義感的她,在班上推動反霸凌運動,鼓勵大家為被霸凌者挺身而出,但在看見同班同學樹理被不良少年大出霸凌時,卻選擇逃走;而這一次的袖手旁觀,又正好被同學柏木撞見,被柏木冷嘲熱諷的涼子,無地自容,甚至想一死了之;而發現身邊每個人都活在謊言跟虛假裡的柏木,再也受不了這個世界,最後絕望地跳樓自殺。柏木死後,長期被大出霸凌的樹理,為了報復,捏造了告發函,指稱大出就是殺害柏木的兇手,為了調查柏木的死因,這群高中生開始籌備像辦家家酒般的校園法庭。

  就如柏木的名言:「你這個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!」每個人不都是這樣嗎?達不到自己所認定的道德標準,就如保羅所說:「立志行善由得我,行出來卻由不得我...」下定決心和實際做出來都是有差距的。

  因為受不了身邊的人都是偽君子,對人生感到絕望,所以自殺--帶著不被了解的失落,孤單地死去,柏木,一定很寂寞吧。

  他那極端的是非觀,讓他成為一個沒有同理心的人,也讓他的眼睛,只看得見別人的過犯,卻忘了自己也是偽君子中的其中一員。在樹理被霸凌的時候,他不也袖手旁觀了嗎?顯然柏木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也錯了,或者,沒有意識到「絕對的善」不如他想像的簡單。到要跳樓的前一刻,他在屋頂上與神原對話,神原同學,是他唯一當成朋友的人,但他卻還是對神原說:「你留著罪犯的血,你沒資格活在世界上!」這番話毫不留情地戳到神原的痛處,讓神原離他而去,最後他孤單地跳下樓,墜落在大雪中。

  他是故意要傷害神原的嗎?或者只是因為無處發洩,所以選擇對最親近、最信賴的人施予言語、精神暴力呢?人是群居的動物,每個人都希望被身邊的人肯定、認同,尤其青少年對同儕的眼光特別在意。對涼子來說,最痛苦的事莫過於被同儕瞧不起、形象崩潰,所以差點以自殺來逃避柏木銳利的指責;神原,不斷隱藏自己的過去,也是害怕被同儕用異樣的眼光看待,但不斷逃避的結果,卻是內心的傷害一直沒辦法得到治療;柏木,不被旁人理解跟接納的憤世嫉俗,讓他身邊沒有可以說話的朋友,他不明白為什麼,只在這樣的憤怒中越陷越深,甚至了結自己的生命;樹理,家庭對她需求的漠視、同儕對她外貌的嘲笑、不斷地被大出霸凌,讓她的理智瓦解了,她想讓大出受到懲罰,想讓大出消失在學校裡面,她以為這樣,就能讓自己的世界重新開始;而大出,在柏木死後,全校同學都指責自己是殺人兇手,即便他再怎麼為自己辯解,仍然沒有人願意相信他,誰又想到,他也是暴力的受害者?

  人的眼睛,往往只看到自己想看見的,或者說,自己執著的那個焦點。因為把焦點放在同儕身上,所以同儕的行為跟看法就變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,但其實,沒有一個人是完全不被愛的。涼子有無條件支持她的媽媽、神原的養父母將他視如己出、柏木有天天掛念他的母親、樹理有無怨無悔愛著她的好友松子大出有不畏言論、完全相信他的刑警小姐...。每一個人,其實都有人關愛著、陪伴著,只是他們的焦點不在那裡,所以覺得不被接納。

但能說他們的選擇或反應是錯的嗎?從行為上來看,是錯;從源頭來看呢?

 

其實,我們都是柏木

  

  柏木強把自己極端的價值觀套用在每個人的身上,所以他成為刺蝟,到處刺傷身邊的人,也因此被同儕疏遠。其實,我們都是柏木,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價值觀加在別人身上,指責對方達不到標準,卻拒絕理解對方犯錯的動機跟苦衷。

  在大人的眼中,這群孩子的「校園法庭」極其幼稚,卻也挖出了許多本來不為人知的故事。若不是校園法庭,每個角色背後的掙扎,沒有人會發現。原本應該擔任孩子們學業及生命老師的大人們,卻沒有意識到孩子們心裡的痛苦跟矛盾,甚至在柏木死後,也只想快點度過風波、不要製造輿論,校長還因此辭職想表示負責,大人們的焦點,一直停留在「快點讓同學們專心讀書升學」。「死亡」對這群高中生的衝擊,不是大人們能夠想像的,在這群孩子心中,此刻最重要的並不是考上好高中,如果內心的那道檻沒有過,這個謎,會像噩夢一樣糾纏他們一輩子。若不是孩子們對「真相」的堅持,柏木就真的死得不明不白了。

  其實這也反映出現代人面對問題的態度,現代社會要求「快」,所以出社會之後,我們習慣用最快的方法解決,卻忽略問題的根本。內需消費萎縮就發消費券、有無差別殺人犯就快點槍斃、孩子行為不符期待就拳打腳踢、被其他國家攻擊就快點丟飛彈...,這些做法真的能解決問題嗎?如果不找出問題的源頭,悲劇只會重複發生。

 

最快的方法,往往是最笨的方法

  整部小說跟電影,都在教導我們去看:不是「做了什麼」,而是「為什麼做」。

  社會給我們一個價值觀,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這個價值觀中,活得光鮮亮麗、受人推崇,但在「行出來」上有困難的時候,一味地逃避(如同差點尋短的涼子跟辭職的校長)或指責(如柏木樹理)並不能帶來什麼幫助。在這個不斷追求「快」的社會,更需要有人,可以耐心傾聽自己的心聲。

  花時間去理解、傾聽,找出背後的動機,乍看之下是很耗時又很笨的作法,同理心是有風險的,要冒著自己也可能感到痛苦的危險去同理犯錯的人嗎?很少人去理解為什麼會有ISIS?為什麼會有鄭捷?但找不到原因,只無限地丟飛彈到ISIS或槍斃所有殺人犯,消滅了眼前的,仍會有下一個ISIS、下一個鄭捷。最快的方法,往往是最笨的方法,傾聽跟理解雖然耗時,卻能從問題的根本去解決。

  「黑暗無法驅逐黑暗,只有光明可以做得到。仇恨無法驅逐仇恨,唯有愛可以做得到。」--馬丁路德

CAPTCHA code